王云:未来几个月沿海煤炭市场展望

首页>新闻中心>行业新闻 来源:招商新能源
分享:

       进入九月份,随着煤价的持续上涨,中小户发煤企业发运积极性逐渐恢复,向港口发运量有所增加,北方港口煤炭进港和存煤量有所增加。而此时,随着淡季的到来,气温明显下降,电厂负荷偏低,耗煤减少;下游煤炭需求由旺盛转为平淡,用户租船拉运煤炭的积极性有所下降。下游采购欲望下降,北方港口到港拉煤船舶减少,促使港口库存回升,煤炭交易价格将出现涨势趋缓。 今年,产地煤矿去产能效果明显,整体动力煤供应持续紧缺,坑口价快速上涨;加之夏季用煤高峰,下游需求旺盛,中转港以及电厂库存持续走低,北方秦皇岛、黄骅等港口大卵勾,电厂拉运不及时,造成存煤可用天数急剧下降,助推北方港口下水煤炭价格持续快速上涨。 日前,9月8日,国家发改委召集主要发煤企业召开“稳定煤炭供应、抑制煤价过快上涨预案启动”工作会议,要求煤炭企业视市场供应情况按要求增加或减少产量;此次参与产量调节的乱是煤炭行业的部分先进产能,可以阶段性按照全年330工作日安排生产来实现增产,但是此次实施增产,并不影响原先按照276个工作日核定的全年总产量。也就是说,这是为了稳定市场行情采取的阶段性措施,煤炭年产量总数并不会因此增加。 进入秋季,气温明显下降,民用电负孪陆担耗煤量有所减少。加之受G20峰会影响,月初,浙江杭州等地水泥、纺织、印染等污染企业被迫短期关停,减少了耗煤量。9月4日,沿海六大电厂日耗合计由前一阶段的70-75万吨降到55.5万吨,存煤可用天数由13天升至21天;其中,浙能电厂日耗煤数量由前一阶段的15.4万吨降至8.9万吨,存煤可用天数由8天升至19天。峰会结束后,一些企业恢复生产,电厂日耗略有回升。截止9月11日,沿海六大电厂日耗合计达到58.7万吨;其中,浙能电厂日耗升至10.6万吨。 随着港口煤价大幅上涨,发煤企业利润增加,部分中小户煤企发运积极性恢复,发运数量增加,港口9进数量增加,有利于增加北方港口场存,满足下游用煤需求。部分优质资源分流后,大秦铁路和多个港口联手开拓市场,采取优惠措施,增加大准、巴准沿线优质低硫煤炭进港,增加优质货源,拉动煤炭运量增加,预计从今秋开始,秦皇岛、唐山港口群库存会随之出现恢复性增长。到港资9有所增加,港口存煤上升;而拉煤船舶较夏季有所减少,预计港口船等货现象将有所缓解,市场趋向供求平衡。此外,神华部分煤炭由黄骅港调至其他港口下水,拉动环渤海其他到港煤车增加。更重要的是,受治理超载汽运煤的影响,后期汽运煤炭数量将有望出现大幅下降,铁路运输承担9任务量加大。从环保、安全、节能等各方面考虑,国家开始控制重载汽车运输。从交通运输部与公安部联合印发《整治公路货车违法超限超载行为专项行动方案》中可以看出,公路货运车辆超限超载认定标准已经确定,标准规定一辆全挂货车最多装载49吨货物,重载远途汽运煤将受到严格9制,预计汽运煤成本将大幅提高20-30元/吨左右,化解了前一阶段汽运煤较铁路运输的竞争优势。预计未来几个月将有2000万吨左右的汽运煤集港业务重返铁路运输,部分可能挪至大秦线运输,促使水陆联运煤炭将有所增加。国家对汽运煤进行限制,有利于“三西”优质资源通过水陆联运9方式下水,增加港口运输份额。 未来四个月,煤炭市场优劣势均在,随着进港资源增加,而下游采购积极性减弱,预计九月份,北方港口库存将出现一定幅度回升。九月份过后,冬储也即将开始,十月份,下游电厂还将有一波补库行为,用户拉运积极性会很快恢复,煤炭运输仍然偏9。冬季,是传统的耗煤高峰,加之北方港口受冻车、冻煤、风雾影响,运输受到制约。(王云)